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2011-3-10:網路裡的生機(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宣汶博士)

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對自然的態度也跟著變化。還在懵懂無知、茹毛飲血的時代,大部分的自然現象都超出人類所能理解的範疇,因此人對自然是敬畏的。在之後的絕大多數時間裡,這份樸實的敬畏與日俱減,代之而起的是「人定勝天」的自信。直到打完兩次世界大戰,人類才慢慢地意識到,自然遠比這份天真的自信所能理解的還要玄妙許多,當然更不用談能夠駕馭或勝過自然了。

這個轉變的過程是漸進的,因此很難清楚地定出一個轉捩點。一談到對自然的敬畏,許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大自然的反撲。然而汙染所造成的公害,其實並不是現代才出現的。根據記載,早在九世紀到十三世紀之間,阿拉伯的科學家與醫生就已經注意到汙染所造成的公害事件,並記載在文獻中了。所以,用第一宗公害事件來標誌這個轉捩點,顯然是太早了。

仔細想想,其實有個比較好的指標,但它並不是來自於讓人類因遭受苦難而生敬畏之心的災難事件,而是來自於讓人類嘆服而生仿效學習之心的精妙機制。這樣的心情,雖然也是源遠流長(達文西的飛行機器就是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範例),但卻有個方便的里程碑,可以標示人類從什麼時候開始認真地向自然學習。那就是「仿生學」的英文名詞biomimeticsbionics被創造出來的那一刻。

這兩個名詞被創造出來,意味著人類開始有意識地、有系統地、認真地向自然學習。它們都是在1950年代被創造出來的,因此可以說,人類是從1950年代起開始體認到,面對自然要謙遜地低頭學習。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已經沒有多少人還敢大言不慚地高喊「人定勝天」,而許多原先以為是人類獨有的發明,也被發現在自然界中早就有先例了。

網路科學network science)就是這樣的例子。這門學問最早是從數學家手中發展出來的,隔了大約兩百年,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才跟進。到了最近,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工程學家和物理學家也開始注意到這個領域,紛紛跳進去研究。結果大家忙了幾百年,才赫然發現大自然早就對這門科學了然於胸,早就在許多生物系統中一再地應用了。

兩年前在「達爾文生筋快樂」的演講中,我們學到了網路科學的鼻祖問題-七橋問題-在生物系統中找到最有效率的解決方法。明天,三月十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理學大樓1A01教室,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陳宣汶博士將要告訴我們,當代的網路科學如何在生態系統中找到豐富多樣的揮灑空間。還有沒有什麼尚未解決的網路科學問題,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啓發或解答呢?有沒有什麼已經解決的網路科學問題,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更好的解答呢?或許這場演講會是您邁向這些解答的第一步!

(感謝陳宣汶博士協助撰寫本文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