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和黑猩猩分家的時候,也從樹上爬了下來,變成大半時間都在地上跑來跑去的物種。時間一久,人類的身體結構早就適應了平坦的地面,再也沒辦法像黑猩猩一樣,可以在樹上來去自如,如履平地了。
身為人類的我們對於這一點,當然很清楚。只要試著爬到樹上,立刻就可以親身體會上百萬年的時光在人類與黑猩猩之間所鑿開的演化鴻溝。就算沒爬過樹,光是看黑猩猩和人類在外型上的差異,多少就可以猜出來哪一個物種可以在樹上稱霸。
然而,對於非靈長類的各種生物,我們多半就沒辦法用這種「設身處地」的方式來理解了。誰能光看貓和狗的外型,就猜出來何者爬樹的功夫比較好?
從物理的角度來看,要能夠在樹叢間來去自如,必須先解決許多力學上的問題。要在狹小圓滑的樹枝上保持平衡就是個大問題;而在通常不是水平生長的樹枝上運動,不是必須克服重力往上攀爬,就是得避免被重力一路往下拉;最後,還得解決如何跨越樹枝間的空隙與避開障礙物的問題。
不同的生物以不同的方式來解決這些物理問題,有些演化出特別適合用來抓住樹枝的尾巴,有些則長出吸附力特別強的腳掌。和不住在樹上的近親比較時,外觀上自然也就有明顯的差異。
然而,有一個顯著的例外:蛇。
蛇實在是太特別了。不論是水裡游的,或是陸上爬的,還是樹上攀的,外表看起來都是光光滑滑、沒手沒腳的長圓柱型,完全看不出來所棲息的環境對牠們造成什麼生存適應上的壓力,從而演化出特別的外型。難道牠們找到了一體適用的「萬能解」?
明天,十月十三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理學大樓六樓601會議室,研究蛇類達三十年之久的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杜銘章教授將要告訴我們,如何從樹蛇與重力的對抗之中,挖掘出演化潛藏在蛇類光滑外表下的多樣面貌。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2011-10-13:當樹蛇遇上重力(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杜銘章教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