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2008-5-8:奈米野戰部隊(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陳俊堯教授)


解出DNA結構的Watson(1928-,1962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在《基因、女孩、華生》(時報出版)中提到,1953年他在解出DNA結構之後的那個夏天,跑去米蘭參加遺傳學國際會議。志得意滿的他忙著吃吃喝喝,到處交際。沒想到,不到一天就病倒了。Watson說他發燒到攝氏四十度,害他以為自己得了脊髓灰質炎,可能從此一病不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個俗稱小兒麻痺症的疾病,在1950年代初期是多麼地讓人心驚膽顫的傳染病。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小兒麻痺症大流行就發生在1952年,有將近六萬個病例,造成三千多人死亡,兩萬多人肢體麻痺。難怪Watson燒得暈頭轉向之餘,馬上想到的就是小兒麻痺症。

奇怪的是,這麼嚇人的傳染病在二十世紀之前只有零星的病例出現,直到1907年才首度展開大流行;到了1916年之後,美國境內更是每年夏天都會爆發或大或小的流行。更奇怪的是,小兒麻痺症似乎偏愛有錢人家,擁擠髒亂的貧民窟和落後國家反而比較少受害。

原因很簡單,小兒麻痺症的病毒早就住在人類的小腸裡了。所以,長久以來人們多半在三歲之前就已經被病毒感染,因而得以終生免疫。到了二十世紀,衛生條件改善,減少了相互傳染病毒的機會;如果家裡又有點錢,買得起深居簡出的住宅的話,那就更缺乏在學齡前被病毒感染的機會。剛好這個病毒對嬰幼兒的影響不大,對青少年的殺傷力卻很強,於是有錢人家的小孩進了學校,就成了最脆弱的受害者。

由此可見,我們的腸子裏面可是大有文章的。據說人類的腸道裡面住了大約一公斤多的微生物,已知的種類有四百多種。打從娘胎裡的無菌腸道開始,來自產道、飲食與環境的各種微生物就前仆後繼地落地生根,不出兩年就建立起一個大約由一百種左右的微生物所構成的生態系。也就是說,每個人到了兩歲的時候就養了一肚子的「奈米兵團」;而且是從四百種裡面挑一百種來養,有非常多種可能的組合,所以基本上每個人養的奈米兵團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個奈米兵團裏的成員各有所司,從消化食物到抵禦外來病菌,幾乎無所不包,影響了每個人的生理反應。明天,五月八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的陳俊堯教授將要為我們點閱腸道裏的奈米野戰部隊,並且告訴我們,除了每個人的腰帶以下,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地方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奈米野戰部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