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2007-11-29:細胞膜上的蝴蝶(中興大學物理學系鄭郁琦小姐)
越戰期間,裝備落後的越共為了牽制住配備精良的美軍,想出了一套讓西方國家瞠目結舌的戰術:越共在各個戰場安插一定配額的狙擊手,然後要他們在狙擊敵人時故意「凸槌」,讓敵人受傷就好。這套戰術看起來有點蠢,明明可以打死的,卻留個活口,難道要讓敵人「春風吹又生」嗎?
越共可沒那麼笨。他們知道美軍重視人員安全、不會把受傷的同伴棄置戰場,所以刻意製造傷兵,讓美軍把人力都消耗在照顧傷兵上,因而降低機動力與戰力。這個聰明的戰術非常成功,只需要幾位狙擊手,就能夠牽制住大量的美軍。據說還曾有過五位女狙擊手牽制住一師美軍的紀錄呢!
這是什麼戰術呢?少數的傷兵就可以拖累大軍的行動,就像俗話說的「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所以這種戰術也許可以叫做「老鼠屎戰術」。不過,傷兵對越軍來說可不是壞事的老鼠屎,反而是成事的天使。所以,或許可以借用因拯救傷兵而獲頒勳章的沙場老手海明威的作品《蝴蝶與坦克》,把這種戰術叫做「蝴蝶與坦克戰術」:傷兵對美軍來說,宛如坦克般沉重棘手;對越軍來說,卻猶如蝴蝶般輕盈美妙。
不過,現在不論是老鼠屎,還是《蝴蝶與坦克》都已經是老古董了。見過老鼠屎或聽過《蝴蝶與坦克》的人越來越少,跟鍋子裡的老鼠屎一樣地罕見。現在流行的是「蝴蝶效應」:看似微不足道,但卻影響深遠。也許越共的戰術該叫做「蝴蝶戰術」吧?有趣的是,在熱帶雨林中穿梭來去的越共,與地球另一端在數字叢林裡奮戰不懈的Edward Lorenz,不約而同地、幾乎同時地發現蝴蝶效應的箇中奧妙。不同的是,越共把它應用在殺戮戰場上,而Lorenz則用它來開出一片新的科學園地。
細胞生物學家也喜歡用「蝴蝶戰術」來猛攻科學問題,派出如蝴蝶般無聲無息,倏乎來去的狙擊手,開槍見血之後就隱入分子雨林之中。然而,蝴蝶戰術真的十拿九穩、所向披靡嗎?很少有人想到,派出去的狙擊手也可能會變成傷兵拖累大家,因而落入蝴蝶效應的另一端,在狂風暴雨中陷入分子泥淖裏。
明天,十一月二十九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中興物理系的鄭郁琦小姐將要來告訴大家,究竟在細胞膜上該怎樣運用蝴蝶戰術,才不會像美軍一樣慘遭狙擊。
(感謝鄭郁琦小姐協助撰寫本文)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