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2日 星期三

2005-6-30:寧拙毋巧

有人說,要衡量一位科學家的學術成就,只要去看看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是被寫進哪一層次的文獻中就可以了。層次越高的,學術成就越小。乍聽之下,好像有點矛盾。不過,仔細想想,能跟牛頓與愛因斯坦在普通物理教科書裡頭平起平坐的,幾百年來還真是數不出幾位呢。其實,真正矛盾的是,科學家都希望能夠儘快脫離研讀教科書的階段,從事高層次的研究,但到頭來卻又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夠被寫進基礎的教科書當中。

現代的自然科學是西方發展出來的,落在後面的東方苦苦追趕,因此出現在教科書中的東方臉孔(印度裔不算的話)不多,有東方風味的專有名詞也就更少了。丁肇中乾脆DIY,用長得很像『丁』的J來命名他的研究團隊所發現的粒子,總算換來一個以他為名的專有名詞。只是,這麼做的難度很高;除了成就與膽量都要很大之外,還得投對胎(如果他姓兀的話,非但得找希臘字母來用,還得先想辦法幹掉當時已經發現的π粒子),所以至今還沒有人仿效成功。

在這些東方風味的專有名詞中,有一個是所有學生物學的人都知道的: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是DNA在複製時會出現的複製片段。看名字就知道,發現這個片段的是位日本人,名叫岡崎令治(1930-1975)。

岡崎出生於廣島,曾在原子彈轟炸後的廢墟中尋找他的父母親,可能因此而罹患白血病,比大多數的科學家都要短命。然而,除了岡崎片段烙印在生物學中,他的研究風格也烙印在生化學大師Arthur Kornberg(因發現DNA的複製機制而獲1959年諾貝爾獎)的記憶中。Kornberg在其自傳中回憶說,在純化酵素時,岡崎必須將十毫升的試液加熱五分鐘。後來試液的量增加到好幾公升,岡崎用了最笨的方法來對付:他還是用原來的方法,以十毫升為一個單位,重複幾百次,將所有的試液加熱處理完。Kornberg對此大惑不解,後來才明白岡崎的作法其實十分聰明。

期末考後,生物物理期刊俱樂部將繼續每週的聚會。六月三十日(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系咖,我們將要告訴大家,為什麼岡崎的策略是對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