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2014-4-24:雨人修煉術(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趙榮台博士)

電影「雨人」裡面有一幕是餐廳服務生想要拿牙籤給綽號雨人的雷曼,因為拆包裝時沒拆好,整盒撒到地上。雨人盯著地板上的牙籤們,沒搭理正要付錢走人的弟弟查理,口中念念有詞地說了三次82,然後扭著脖子喃喃自語地說「總共246」。
  • 付完錢隨口問服務生的查理:裡面有多少根牙籤?
  • 看著包裝上標示的服務生:250根。
  • 查理:很接近了。來,我們走吧!
  • 往門口走去的雨人:(強調語氣)246根!
  • 再看一眼牙籤盒的服務生:有四根還在裡面。
這段影片要告訴我們的是雨人許多令人傻眼的能力之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精確地計數。這是神經心理學neuropsychology)稱為感數subtilizing)的能力。一般人的感數能力大概只到四為止;也就是說,對於四或四個以下的物件,一般人可以迅速準確地計數。超過這個範圍,就沒辦法看一眼就知道,而要真的去數了。

雨人的感數能力顯然很接近82,所以才會用82當單位來計數。有趣的是,這部電影面世至今二十多年,都沒人注意到那位服務生其實是位隱藏版的雨人。

怎麼說呢?首先,留在盒子裡的牙籤,很可能不會像感數實驗裡常見的物件配置方式,散得開開地。很可能根本就並排在一起,不稍微打散一點,一般人是沒辦法一眼就看出來有多少根的。但那位服務生卻只瞄了一眼就知道有多少根。套句流行用語:如果這不是雨人,什麼才是雨人?

其次,服務生發現地板上的確有250-4根牙籤時,一點都沒有驚訝的神色,立刻回報給查理,結果反而是查理愣住了。顯然對服務生來說,有這種能力很稀鬆平常,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而會這麼想的,一定本身也有同樣的能力,才會覺得不足為奇。如果這不是雨人,什麼才是雨人?

像雨人和服務生這樣的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患者在特定方面有出類拔萃的能力,妥善利用的話,應該可以有重大貢獻才是。以雨人所展現的感數能力來說,就可以在「數樹兒」之類的研究工作中派上用場。只不過這些人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還不如把一般人好好地訓練,讓他們具備類似的能力。

那我們該如何訓練、培育未來的「準雨人」呢?明天,四月二十四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理學大樓一樓A101教室,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的趙榮台博士將要從330黑潮來襲人數估算談起,告訴我們如何用類似的方法來判定某種植物的族群究竟是在消退,還是增長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