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想必從遠古時代就注意到生育控制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牽涉到資源的分配與利用。只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由於醫學還沒發達到可以大幅提升人類平均壽命的地步,這個問題大概只會侷限在家族內部。生多了很難籌措足夠的米糧,把每個小孩都養活;生得不夠多卻又怕萬一瘟疫來了,死得一個都不剩。
問題既然不大,用「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之類的道德教條,就可以大致擺平,因此也就沒什麼人仔細去研究當問題變大,大到溢出家族界線之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當然也遑論去思考要如何處理了。然而,奇怪的是,即使到了醫學相當昌明的近代,也還要經過好一陣子的努力,生育控制才堂而皇之地成為公共政策認真考慮的一部分。
事實上,由於生育控制會影響一個國家的人口數,從而影響國家可以動員的兵力,因此生育控制的技術與知識,在歷史上反而常常是各國政府想要嚴加控管、力圖消滅的。以台灣為例,1960年代蔣夢麟(1886-1964)提出限制人口成長的主張,結果被擔憂將會沒有足夠兵力反攻大陸的人們罵得狗血淋頭,要他自殺「以謝國人」。由此可見,現在人們垂手可得的生育控制知識與技術,既不是理所當然,也不是得來容易的。
仔細想想,其實不論生育控制是在家族或國家的層級實施的,面臨的問題都是一樣的:不能都「控制」掉,但也不能全都生下來。既然無可避免地必須把某些原本會生下來的小孩給「控制」掉,當然要做「有效率」的篩選,於是惡名昭彰的優生學就應運而生。
在細胞的世界裡,資源的分配與利用也是個大問題。而細胞當然不懂「戒之在色」、「不孝」等等的道德教條,因而大自然就演化出繁複的生育控制系統。只不過就像政府的政策會失靈,自然演化出來的生育控制政策也有時會失靈,讓某些細胞不斷地增長,吃掉所有的資源。
還好細胞的世界沒有道德教條,也沒有優生學的倫理顧慮,所以當天然內建的生育控制系統失效時,原則上是可以用根據優生學原理來打造的「純手工」生育控制系統來取代。而如同人類世界的生育控制技術需要好幾個世紀的時間去發展、累積,為細胞世界人工打造的生育控制技術也需要科學家投注許多心力與時間去發展。
明天,五月二十四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理學大樓一樓A101教室,中興大學基因體暨生物資訊學研究所的侯明宏教授將要告訴我們,如何從分子結構的角度來分析藥物分子如何與DNA結合,進而研發細胞世界的生育控制技術。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2012-5-24:細胞世界的生育控制(中興大學基因體暨生物資訊學研究所侯明宏教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