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2011-12-1:敵人是最好的朋友(台北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吳書平教授)

電影《賽德克‧巴萊》是取材自震驚世界霧社事件,而鋪陳歷史背景,貫穿整個事件,並且主導事件後期發展的則是日本人在1920年的「薩拉矛事件」中嫻熟運用的「以蕃制蕃」策略。原本是傳統文化頭號殺手的外來殖民政權,碰上原住族群間的宿怨,反而成了廝殺時的重要助力。

像這種頭號敵人搖身一變,成為生存競爭時最好的朋友,乍看之下,似乎是只有人類這種長了顆大腦袋的「高等生物」才有本事發展出來的巧妙策略。其實不然,因為在強大的生存競爭壓力下,自然界中也不乏發展出類似策略的生物。

和這些生物相較之下,長了顆大腦袋的人類當然還是略勝一籌。因為人類可以用高度發展的語言進行細膩的溝通與規畫,把這種「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策略玩到出神入化,讓不明就裡的人完全察覺不出來,傻傻地被當成棋子在玩。這一點,只要看看國內外政治圈就不難明白。

然而,這麼一來,反而會讓我們十分佩服那些發展出類似策略的其他生物。它們沒有像人類那麼高度發展的腦袋來進行細膩的運籌帷幄,卻居然能夠發展出類似的策略,仔細想想,還真的是讓人匪夷所思。

明天,十二月一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理學大樓一樓1A01教室,台北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的吳書平教授將要為大家解開謎團。他將以蝸牛為例,告訴我們這些連骨頭都沒有的小動物,如何將頭號天敵轉變成生存競爭時的最大幫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