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2011-4-21:海中歌王(中山大學海下技術暨應用海洋物理研究所魏瑞昌教授)

廖鴻基在《來自深海》一書中,寫了篇題為「呼喚」的文章,談到各種聲音。

他說有些聲音讓人難以忘懷,而有些聲音則教人難以形容。前者包括了賣「麵茶」的推車上長嘴壺在淒清夜半發出的沸呼笛聲、火車踢嗒嗒奔過曠野的聲音等,被恆久地篆刻在腦中,融入生命聽覺裡,讓人感覺遙遠而淡薄。而生命和軀體刻正剝離時的瀕死喉聲death rattle)、颱風長浪拍岸時所產生的聲音,則屬於後者那種無法形諸於文字的聲音。

而有一種聲音,他說,不但難以忘懷而且難以形容。那是偽虎鯨false killer whale)的聲音:

當時船速緩慢,牠姍姍右翻游進,左眼與我隔著水沫對望;一下又左偏側游,右眼露出眼神凝望⋯⋯牠反覆同樣動作,表現出對船隻或是對站立船尖的我無限好奇。

(中略)

在這心神溶融當下,我聽見了牠發出的聲音——聽過許多種海豚發出的聲音,而偽虎鯨發出的聲音特別輕柔細緻。有點像金屬利器輕輕刮在玻璃表面上的聲音,可一點也不刺耳,彷彿有些旋律,聲音一串串綿延,似一首小調輕巧滑過一個浪峰,接著滑下一個浪谷。

這次,我發現牠的聲音似乎不是響在耳膜上,它貫穿我整顆腦袋,偶爾像是停在鼻腔上方的眉心裡頭。
雖然偽虎鯨難以形容的聲音讓廖鴻基難以忘懷,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音調節律變化更大,可以悠遠綿長,也可以輕快高亢的座頭鯨鳴唱才是難以形容又難以忘懷的海中天籟。

1967年美國科學家Roger Payne(1935-)發現座頭鯨的鳴唱超乎意料之外地複雜,複雜到可以製作成專輯來賣。從那以後,座頭鯨就成了鯨豚類的歌王(只有雄性會鳴唱),讓許多科學家著迷地研究著。前幾天才有科學家發現,座頭鯨的鳴唱也會像流行音樂一樣遞傳播開來。

這麼有趣的生物,很可惜的,居住在四面環海的台灣島上的我們卻瞭解得很少。明天,四月二十一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理學大樓3A12會議室,中山大學海下技術暨應用海洋物理研究所的魏瑞昌教授將要和我們分享座頭鯨(或稱大翅鯨)的點點滴滴。我們將會發現,不論從物理學或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座頭鯨之所以成為海中歌王,都是個有趣而且還沒有解決的科學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