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2009-12-10:螳螂悲歌?(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仲澤剛史博士)

螳螂在昆蟲中算是體型比較大的,而且也是相當優秀的獵食者。憑藉著特殊的結構,螳螂的頭部擁有獨步昆蟲界的靈活度,有些甚至有將近300度的轉動範圍。靈活的頭部加上巨大的複眼所構築出來的雙眼視覺,讓它可以精確地測量獵物所在的距離,而快如閃電又鋒利尖銳的特化前足,更讓它所向披靡。

到底螳螂有多厲害呢?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只要是能逮得到,吞得下去的,螳螂通通都吃。甚至連體型比它稍微大一點的老鼠,都無一倖免。從螳螂獵捕蜂鳥影片來看,體型沒比螳螂大多少的黃雀要是碰上螳螂的話,誰吃誰還很難說呢!

這麼說來,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說法其實是大有問題的。仔細考察可以發現,和這句成語有關的記載中最早的是《莊子》裡的:

莊周遊於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顙而集於栗林。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也就是說,等著吃螳螂的其實是「翼廣七尺」(或許誇張了點)的大鳥,可不是小不隆冬的黃雀。也許在後世文人抄來抄去的過程中,「異」被誤寫為形體相似的「黃」,而「鵲」則抄成了同音異字的「雀」;到了漢朝的劉向把這個故事抄進他的書裡時,就成了「黃雀」,結果就這麼地錯了幾千年。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用成語讓人思想懶惰」還真的沒說錯。「理盲」的文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管大鳥或小鳥一律都不想鳥,這也就算了;但就連學科學的人也都傻呼呼地跟著用,拿它來介紹食物鏈的概念,卻從來沒人質疑到底黃雀有沒有本事吞得下螳螂!

其實就算歷代的文抄公們沒有抄錯,「螳螂捕蟬,異鵲在後」的說法還是有點問題的。如果對於異鵲來說,不只螳螂可以吃,蟬也很可口的話,那麼牠就不只是螳螂的獵食者,也同時是螳螂的競爭者;螳螂不只被異鵲吃,也要跟異鵲爭食。這麼一來,螳螂再怎麼厲害,也很難逃脫滅絕的命運,當然就不會有「螳螂捕蟬,異鵲在後」的說法了。

這是生態學家簡稱為IGP(intraguild predation,相同生態功能群個體間的捕食)的系統。理論生態學家用數理模型來分析IGP的系統,發現像螳螂一樣夾在中間的物種一不小心就會走上滅種的厄運。然而,真實世界中的螳螂活得好好的,而且還是適應得相當良好的物種。這下子,面臨困境的就不是螳螂,而是生態學家了。

明天,十二月十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物理學系(理學大樓)六樓601會議室,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的仲澤剛史博士將要告訴我們,該如何修正這些數理模型,才能讓生態學家在脫出困境之後,還可以到野外玩賞螳螂大小通吃的必殺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