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巧克力裡的爭議」所討論的生物剽竊(biopiracy)案例中,印度楝樹的專利訴訟十分有名。印度因此意識到要加快腳步保護老祖宗的智慧,於是連忙把散見古籍中的傳統療法電子化與英文化。
其中有個治療白斑(vitiligo)的傳統療法是在患部塗抹補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種子的汁液,然後…去曬太陽,就這麼簡單。許多傳統療法沒有得到正統醫學的認可,因而被稱為「另類療法」,但這個療法已經成為正統醫學的一部份,叫做PUVA療法。我們從上面那張照片完全看不出來這個療法已經有3400年的歷史了!
用光線來治病,經過科學檢驗而得到認可的,PUVA不是第一個。大約1880年代中期,丹麥醫師尼爾斯‧芬森(Niels R. Finsen, 1860-1904)就開始研究用光線來治病。儘管被中學校長認定為缺乏天賦與精力,這位後半生困坐在輪椅中、必須經常抽除腹水的科學家,憑藉著敏銳的觀察、強烈的意志力、以及無窮的精力,終於發展出可以治癒狼瘡的光療法。雖然著名的生理學家Christian Bohr(1855-1911,那位有名的波耳的老爸)認為芬森的研究成果沒有足夠的理論與學術深度,他還是在1903年擊敗了強勁的對手柯霍(Robert Koch, 1843-1910)及埃利赫(Paul Ehrlich, 1854-1915)獲頒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罹患罕見疾病尼曼匹克症(Niemann-Pick disease,而非其諾貝爾獎得主傳記中所載之皮克氏症:Pick's disease)的芬森後來說:
My disease has played a very great role for my whole development... The disease was responsible for my starting investigations on light: I suffered from anaemia and tiredness, and since I lived in a house facing the north, I began to believe that I might be helped if I received more sun. I therefore spent as much time as possible in its rays. As an enthusiastic medical man I was of course interested to know what benefit the sun really gave.由此可見,疾病的試煉非但沒有絆住他,反而成為他靈感與成就的來源。
芬森的工作為當代醫學中用光線來治病的研究方向拉開了序幕,一百多年來的科學發展不但賦予最古老的傳統療法新生命,也開發出許多嶄新的療法。明天,六月十一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物理學系(理學大樓)六樓601會議室,中興大學化學系的賴秉杉教授將要為我們深入淺出地介紹最尖端的奈米光動力醫學,以及它在癌症治療上的深厚潛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