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3日 星期三

2007-1-4:蟲之初,性本散?(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張俊哲教授)


「人之初」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碩學鴻儒討論過這個問題。同樣地,「蟲之初」也是個可以大發議論的題材,三不五時就有飽學之士發表他們的看法。不同的是,這些學者在討論這兩個問題時著重的面向。大家似乎對於「人之初」的非生物學面向比較感興趣(至少在公開場合如此),在性惡性善等等議題上爭論不休,相較之下,生物學的面向就談得不多了。反觀「蟲之初」的生物學,大家倒是興致勃勃,但卻從來沒見過誰正經八百地討論起「蟲之初」的非生物學的面向。

因此《荀子》裏有『肉腐出蟲,魚枯生蠹』的說法,而在差不多同一個時代,西方的亞里斯多德也有類似的主張,但古今中外主張或討論「蟲之初,性本善」的學者恐怕連一位都找不到。

然而,經過巴斯德等人的努力,如今我們知道荀子和亞里斯多德的觀察不夠精確:蟲之初其實不是腐肉,而是蟲卵。所以,在討論「蟲之初」的生物學面向時,眾人的焦點已經從腐肉移轉到蟲卵了。至於非生物學的面向,還是沒有人敢去碰。擬人化(anthropomorphism)對於研究動物行為的人來說,是個最好不要去捅的超級大蜂窩。研究區區蟲卵的人當然更要戒慎恐懼,避而不談「蟲之初,性本善」,否則難保不被送進精神病院。

有趣的是,雖然「蟲之初,性本善」是個沒人敢碰的問題,聽起來很像的「蟲之初,性本散」卻是個有意義的,吸引了不少科學家努力鑽研的大哉問。這個問題問的是,到底在蟲卵的發展過程當中,有什麼東西是散亂分布的,又有什麼是局部集中的。為什麼散亂分布與否是個值得探究的大哉問呢?明天,一月四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台大昆蟲系的張俊哲教授將要告訴大家,為什麼科學家們要問「蟲之初,性本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