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18日 星期三

2005-5-19:生物量子微擾法(中興大學生科所葉奕辰先生)

不是學科學的人,多半很難體會不同的科學之間,隱約有高下之分。這一點,可以從拉塞福如何將科學分類看出來。雖說,從邏輯上來講,即使科學可以分出高下,那也不代表科學家的才智,也是依照其所研究的科學的高下來排序。然而,很多科學家才不管合不合乎科學哩,下意識地就照拉塞福的分類方式,把科學家的聰明程度排序。

在這樣的排序之下,數學家是最聰明的,再來是物理學家,第三聰明的是化學家,然後呢,可能是生物學家,也可能是工程師。於是,拉塞福成為自己的名言的受害者,明明是自然科學家(這麼一來,數學家就被排除了)中最聰明的,卻被諾貝爾基金會當成第三聰明的人。

拉塞福被當成化學家的整整九十年後,諾貝爾基金會又來一記:把一位數學家(John Pople)跟一位物理學家(Walter Kohn)都當成化學家。不過,這回這位物理學家倒是很高興,覺得自己的工作能夠得到另一個領域的肯定,是莫大的光榮。

有許多原來屬於物理學家的研究領域,後來被歸入其它學門,在物理系反而沒有多少人在研究。除了量子化學之外,流體力學也是一個顯著的例子。因此,想要將量子力學應用到生物分子的物理學家,可能要向量子化學家請教;想學流體力學的物理系學生,多半得到工程學系才能找到課修。最聰明的物理學家竟然要跟低一等的化學家,乃至於低幾等的工程師學東西。拉塞福如果看到這等光景,不知道會不會氣得七竅生煙?

『量子力學』與『微擾理論』還屬於物理學家研究的領域。所以,照理說,物理學家們應該對它們很熟悉,不需要請教別人才對。不過,明天,五月十九日(四),拉塞福可要氣得從墳墓中跳出來了。因為,中午十二點十分在系咖,生科系碩二的葉奕辰先生將要告訴物理學家們,如何使用量子微擾法來研究蛋白質分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