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2007-10-25:耶穌能洞燭機鱻嗎?(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謝志豪教授)


根據《戰國策》的記載,齊國有位名叫馮諼的窮光蛋跑去找孟嘗君,希望能在他門下混口飯吃。孟嘗君就像傳說中的大方,收留了馮諼。沒想到,這傢伙很白目,有飯吃還不夠,沒多久就開始嫌東嫌西,裝模作樣地對著自己的劍大嘆:『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比傳說中的還大方,從其所願。馮諼就此吃定孟嘗君,一路加碼上去,不但有魚,還有車,最後連馮老媽都變成孟嘗君在養。

《史記》裏也有這個故事,只是內容有些不同:不但馮老媽是在家吃自己的,連這位白目奇人的名字都從馮諼(ㄒㄩㄢ)變成了馮驩(ㄏㄨㄢ)。不過,不管馮先生後來是怎麼個ㄏㄨㄢ法,《戰國策》和《史記》都一字不差地記載著,他首先祭出來的就是『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可見自古以來,『食無魚』是多麼地傷害基本人權與個人尊嚴。

相較之下,耶穌的追隨者就比齊人馮先生要悲慘多了。根據我們前一回在『耶穌的真面目』中所做的推測,由耶穌門徒所提供的『五餅二魚』中的那兩條魚,可能被耶穌當成『手續費』給A走了。不知道是不是東西文化差異的關係,耶穌的追隨者很死心蹋地,乖乖地接受兩條魚在轉手之間蒸發掉的怪事,沒人敢討打地大嘆『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由於『食無魚』關係到基本人權與個人尊嚴,很難相信身為救世主的耶穌會如此地枉顧追隨者,只顧維護自己的人權與尊嚴。所以,那兩條魚除了有可能進了耶穌的肚子之外,也有可能被耶穌暫時保管起來,以便因應往後海鱻(ㄒㄧㄢ,同『鮮』)產量銳減的苦日子。

根據記載,孟嘗君起初根本沒把馮諼放在眼裏,反正都養了幾千位食客,也不差他媽和他媽的兒子這麼區區兩位,因此沒多久就忘了這傢伙是圓是扁;孟嘗君當然也絕對沒想到,他被齊王炒魷魚之後,靠的就是馮諼的妙計才得以鹹魚翻身。有錢,就可以不顧投資報酬率地大把揮灑,而不必洞燭機先:不必預知看起來很能幹的才子,以後會是溜得最快的猢猻,反而是白目的無賴,以後會知恩圖報。

耶穌呢?耶穌連長鋏都沒有,恐怕比馮諼還窮;這麼一來,有沒有洞燭機先的本事就很重要了。如果今天A了兩條魚,明天卻從天上掉下來被海上龍捲風捲上天的三條鱻魚,恐怕眾人飽餐一頓之餘,就會開始嘀咕,堂堂救世主怎麼還貪小便宜?但如果明天飛來橫禍,大夥兒被強盜洗劫一空,只剩耶穌藏起來的那兩條腥魚讓餓昏頭的大家果腹的話,『先知』的稱號恐怕甩都甩不掉。

有什麼辦法能幫耶穌洞燭機鱻呢?明天,十月二十五日(週四),中午十二點十分,我們請台大海洋研究所的謝志豪教授來告訴我們,他如何運用非線性物理的模型來預測,今天的兩條魚明天究竟會變成三條鱻魚,還是會被強梁一網打盡。

耶穌能洞燭機鱻嗎?就看祂有沒有來聆聽謝教授的開示了!

沒有留言: